游客
题文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由于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位于____部位的__________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发现,人类与黑猩猩的同源性超过了95%,在基因数、基因结构与功能、染色体与基因组构造上,人类与黑猩猩几乎相同。黑猩猩的生殖细胞含有的24条染色体中,第2号染色体的长度仅是人类第2号染色体的一半,如果将其第2号染色体和第12号染色体融合连接在一起,长度正好等于人类第2号染色体的长度,结构也十分相似,如上图所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发生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
(2)黑猩猩的2号和12号染色体的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哪种情况?
(3)如果在黑猩猩的2号和12号染色体上,分别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黑猩猩种群中的遗传时遵循 定律,若人类也有这两对基因,请判断这两对基因在人群遗传情况是否与黑猩猩一致并说明理由

下图是作物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dd)易感病(rr)和高秆(DD)抗病(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可选图一中(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此育种方式的关键技术环节是
(3)科学工作者若要通过图一的C、D途径获取抗虫水稻,其原理是,转移基因后,经鉴定发现, 2个相同的抗虫基因分别插入到了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若这些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则其与非转基因水稻杂交后代中抗虫植株所占百分比例为
(4)图一中(填字母)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5)图二是“白菜一甘蓝”(均为二倍体)杂种植株培育过程。

图二中②过程常用的试剂是;图二所示的杂种植株培育过程相当于图一中的(填字母)途径所示的培育过程; 图二所示的杂种植株培育过程与图一所示的EFG途径培育过程相比,
(填前者或后者)所得到的植株是纯种,(填前者或后者)所得到的植株基因组成只有一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III2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②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且III2产生卵细胞时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说明III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科学家让狗咀嚼它喜欢的食物,使食物未能进入其胃内,对其胃液的分泌量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食物没有进入胃中,但仍有胃液分泌,是由于食物进入口腔,刺激口腔处的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传至胃而引起。若切断传出神经,该反射________(能或不能)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有科学家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幽门窦黏膜可分泌胃泌素,对胃液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有同学根据该假说,提出了实验方案,证明胃泌素的作用。请补充完整该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略)
实验主要步骤:
①切断与胃联系的所有神经。
②静脉注射胃幽门窦黏膜提取液(含胃泌素)。
③观察胃液的分泌情况。
实验结果:(略)
(3)问题:上述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右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4)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与静息时比较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