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
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                                一句展开。
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所选部分第二节是什么意思?
皱纹和化石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
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          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 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 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 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重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 我们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回。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

【我阅读 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   ,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盖 比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

切合、相合

B.

刚才、方才

C.

往,到

D.

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三】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 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

名:

  

是陋室

斯:

  

③谈笑有 鸿儒

鸿儒:

  

④无 案牍之劳形

案牍:

  

⑤子 居九夷

欲: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