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以上材料表明( )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
| B.商人、新兴资产阶级,企业管理人员是宗教改革的最早发起人 |
| C.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复杂,教派之间矛盾尖锐 |
|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领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要求 |
15、16世纪发生的那些事变: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发展、民族国家等,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只是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先走出一步,结果就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和专制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通过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
|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推动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出现 |
| B.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 C.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有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
| D.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赋予希腊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