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印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 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使得土地 。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B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推广。2011年,甘肃省粮食总产突破1000万吨,创造了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下图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意图。
材料二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材料三下图有黄河局部河段示意图
(1)分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优点。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黄河兰州段的水文特征。
读乌裕尔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题。北安市位于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7%,其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方面的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并且多暴雨②季节性冻土分布广
③春季多大风天气④夏季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专家说,拟建的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其稀有性表现在()
①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湿地保护区
②是东北亚、澳洲、东南亚、近极地地区沿海越冬、内陆繁殖鸟类的繁殖地与迁徙地。
③自然保护区生态条件优越,分布很多珍稀物种
④自然保护区周边开发较晚,很少遭到破坏,属于保存十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调蓄湖泊水库水量 | B.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
C.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 D.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
【自然灾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据报道,发生在3月30日傍晚至31日凌晨的强降雨来势凶猛,深圳市平均降雨125毫米,最大累计降雨达318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红树林站)达115毫米(是气象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局部降雨频率超50年一遇。此次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小时雨强、持续时间均超过2013年的“8*30”暴雨,是我市30年来3月份出现的最强大暴雨。强降雨期间(30日傍晚至31日凌晨),我市发生约200处不同程度的积水或内涝,部分河堤坍塌损毁,2人因灾死亡。主要灾情:一是内涝严重。二是2人因灾死亡。
分析此次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节能灯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比普通白炽灯节电60%到80%,使用寿命多4倍至6倍。2008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节能灯,据估算中国节能灯用量在14亿只左右,数量众多的含汞节能灯在寿命到期后被当做普通垃圾抛弃处理带来污染隐患。一旦破碎,1支含汞量为5毫克的节能灯就能污染多达50吨的地表水。如果填埋处理,从填埋场释放出来的一部分汞,还会以甲基汞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进入呼吸道和食物链,最终侵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
(1)试分析节能灯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2)节能灯具潜在的汞污染隐患也自然引起了社会和节能灯具消费群体的强烈关注。作为消费者,你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然灾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连日暴雨,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2014年5月2日发生山体滑坡。据报道,巴达赫尚省官员当地时间3日表示,当地发生的山体滑坡已经确认造成超过2100人死亡,有300户房屋遭掩埋,约占该区域房屋量的三分之一。事发村庄地处山区之中,其背枕山体近一半土石垮塌滑坡,所过之处房屋树木皆被夷平。由于过灾面积巨大,缺乏大型机械设备使得搜救工作收效甚微。而且由于道路运输困难,大型救援设备很难进入灾区,救援人员只能通过小型车辆和直升机运输少量物资进入灾区。一名居民表示,此地地处高原,天气寒冷,灾民需要更多毛毯、食物和临时住所。下图一为滑坡发生地区,图二为滑坡灾害危险性因素评价。
图一
图二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滑坡形成条件。
(2)分析该滑坡导致人数死亡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