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小朱平时就爱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夜不归宿,家长和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夜不归宿是小事。一次因为和斥责自己的父母争吵几句,小朱一气之下便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说小朱夜不归宿的那天晚上受几个社会不良少年的唆使,持刀抢劫了两名学生,并致使两名学生重伤。
⑴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你怎么看待小朱的行为?
⑵请谈谈小朱从夜不归宿到抢劫的发生给你什么启示?(9分,至少答出三点)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寒窗苦读几十载,屡试不第,不想54岁时,忽报金榜提名,面对梦寐以求的喜讯,极度高兴,以致喜而发疯,精神失常。
(1)范进中举便“喜极而疯”这告诉我们情绪的表达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2)上述事例启示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一个对日本人民刻骨铭心的时刻。特大地震,超强海啸,严重核泄漏,三大劫难接踵而至,日本列岛灾情惨烈,世所罕见。开裂的地缝,咆哮的巨浪,扭曲的桥梁,核爆炸的阴云……这些曾出现在电影《2012》里的镜头竟如此真实地出现在日本的国土上。灾难的不期而至与人类对未知的忧虑竟如此地不谋而合。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
材料二:近年来,地震、旱灾、冰灾、水灾各种灾难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人类越来越意识到:是该珍爱大自然、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时候了,是灾难教会了我们珍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二告诉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
(2)“各种灾难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灾难中你得到的最大的启示?
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23日在201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当前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反复,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
材料二: 2012年4月11日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近日向全国青少年网友发出了"坚决不信谣不传谣"的倡议,号召大家远离网络"糟粕",明辨是非、抵制网络谣言。此倡议经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网友的热烈响应。
(1)有人说:“网络对青少年是把双刃剑”。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2)网络世界也有规则,在网络中行使权利应坚持的怎样的规则?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以下漫画,运用《分清是非》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漫画:《是鹿是马?》
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心理状态?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有同学说我们现在还小,还需要各方面的帮忙和照顾,等长大了才能自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