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细胞在条件适宜时30分钟可分裂繁殖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皮肤有100个细菌,5小时后可繁殖为多少个?如果这种细菌对人体不利,你认为应怎样预防?
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 ]的调节,刺激[ ]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 ]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 [ ]形成听觉。
(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 ]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 ]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
(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 ]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②、③、④代表心脏的四个腔,字母A、B、C、D代表人体某器官,数字1-10代表人体内血管),请据图回答:
(1)保证血液只能由结构[①]流向结构[②],而不能倒流的结构是。
(2)当血液流经[A]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3)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8与血管7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4)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物质是由结构[ ]分泌的。
(5)写出器官[A]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至少写出二点)。
(6)写出器官[C]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至少写出二点)。
(7)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若给此人进行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写出药液从其上肢静脉到达阑尾经过的路径:上肢静脉→→阑尾(用图中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
下列图示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植物的一生时,绘制和设计的实验探究图示,请据图回答:
(1)与菜豆种子结构比较,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是。
(2)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发育成植株Ⅰ的结构是[ ]。
(3)从组成菜豆幼苗的根的形态特征分析,菜豆的根系类型应属于。使幼根不断长长的结构是菜豆根尖的部位(用图中字母表示)。
(4)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将冒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因为。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经叶片的[ ]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形成的。
(5)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时的视野,
视野内结构1表示,结构2表示。欲想更加仔细地观察结构2,应先将玻片向移动,将结构2调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动显微镜的[ ]换用高倍镜,此时若发现物像不清楚则需调节显微镜的[ ],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分别是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 |
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 |
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乙图表示的是。
(2)从A—C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3)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