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马鞍山质检]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 D.实验IV:继续长时间煮沸,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跟水反应的是
①铁、木炭、纤维素②镁、硫磺、乙酸乙酯③淀粉、蛋白质、葡萄糖
④氯气、脂肪、乙烯⑤硫化铝、黄铁矿、蔗糖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⑤ | D.①③④⑤ |
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 c(CO )+ c(HCO )+ c(H2CO3) |
| B.0.1mol·L-1的NH4Cl和0.1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Cl-)> c(NH )> c(OH-)> c(H+) |
|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 c(CH3COO-) |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NO3和KNO3溶液中,前者的阳离子浓度小于后者的阳离子浓度 |
13g某常见金属完全溶解于很稀的硝酸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烧碱并加热,有1.12L(标况)气体放出.该金属是
| A.Zn | B.Al | C.Mg | D.Cu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约为V/22.4NA![]() |
B.常温常压下,1mol 碳烯(CH2)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 |
| C.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氩原子的氩气体积约为22.4L | |
| D.1mol OH-参与电解,提供的电子数目为NA个 |
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
| 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
| C.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 |
| D.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