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________     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_________A。
(3)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_V。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3)按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 2 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 ”、 “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 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
(3)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用时间为________分钟.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选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
(2)请在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明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比较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