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是 ℃;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态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像与物大小相同;同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得到如图所示的b、c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瑞瑞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组成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
两端的电压;
(3)在测
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5)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
(6)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
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 |
![]() |
![]() |
| 2.4 |
1.4 |
3.75 |
(8)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