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
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
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
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
下列著作与上述两部书内容类别最为接近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周髀算经》 | B.《甘石星经》、《齐民要术》 |
C.《唐本草》、《甘石星经》 | D.《千金方》、《梦溪笔谈》 |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共同点不包括
A.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 | B.是科学家勤奋钻研实地考察的结果 |
C.是中国近代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象征 | D.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时出现的总结性科学巨著 |
下列对两税法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地税和户税 | B.重地轻人,征收财产税 |
C.否定了土地兼并 | D.官僚地主也要纳税 |
我国古代一整套赋税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西周贡赋的征收 | B.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 |
C.隋唐租庸调制的推行 | D.明朝一条鞭法的推行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的突出表现是
A.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 B.双色套印技术的广泛传播 |
C.在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 D.江浙地区市镇的蓬勃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