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政府于2009年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政府实现减排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将尽最大可能采取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贡献。
材料二:从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千万群众饮水困难。
(1)从材料一可看出中国政府快速向世界做出承诺说明了什么?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状况?
(2)从材料二中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法律与生活
(1)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已经违反了法律,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利。下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违法行为 |
侵犯的权利 |
中学生李某和王某因口角发生矛盾,李某纠集一部分人将王某痛打一顿。 |
① |
华某捡到谢某丢失的1200元钱后拒不归还。 |
② |
娇娇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倩倩在宿舍里偷了同学的钱。 |
③ |
某印刷厂盗印某畅销复习资料 |
④ |
某中学九年级三班的课外调查小组对本班48名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
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
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 你的解决方法会是 |
|||||
选项 |
非常 重要 |
比较 重要 |
没有 作用 |
忍让 |
报复 |
告诉父母或老师 |
其他 |
人数 |
12 |
15 |
21 |
14 |
12 |
15 |
7 |
(2)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其实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你说说: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忍让”、“报复”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请你支招: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告诉父母或老师解决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合法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至少两个方面,4分)
阅读材料,探究相应问题。
(1)面对挫折,我们无须害怕,更无须逃避、退让,而应使用正确的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2)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请你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几点建议。
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亲近社会的表现。某校政治老师要求初三(2)每个学生每周收集一则时事或有人生启迪的资料,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学收集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
(1)“正能量”人物或行为启示我们青少年如何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2)良好的学习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结合所学谈谈对资料二的理解。
(3)网络红人"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迪?
【感悟·成长】材料一:以下的八年级同学明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情境。
(1)情境一中明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你认为明明加强与妈妈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2)结合情境二,明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
材料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3)情境三、四共同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
(4)根据情境三、四,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作为“师哥”、“师姐”的你抓紧给小蒙的交往支招吧。(至少三个方面,6分)
(2)请你运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两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