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在刚买来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小丽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D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E中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此时C装置的作用是
③看了小丽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盐,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明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明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现象:。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
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他们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预期实验现象 |
结论 |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
《小结》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苏试图研究CO的还原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下列信息: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CO反应如下:
于是她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
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是利用草酸制取CO的发生装置。根据实验原理,应选择▲图(填“甲”、“乙”、或“丙”)。
(2)装置C的作用是▲。(3)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
(12分)小明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试管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活动二]资料摘要Ⅰ:草木灰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
钾的水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酸碱性相似。
(1)向碳酸钾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色。
(2)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欲测定这些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天平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64.6 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g。②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③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100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