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源在左绳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f1,振幅A1;当此波源刚起振时绳 右端的另一波源也恰好起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f2(f2>f1),振幅A2,P为绳的中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 |
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可达到A1+A2 |
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处保持原波形传播 |
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不能叠加 |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
B.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F/q始终不变 |
C.同一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大,该点的电场强度强。 |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多选题)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t1时刻A、B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t1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t2时刻物体A的速度大于物体B的速度,二者方向相同
D.t2时刻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反
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a1=-2.5 m/s2,a2=-2.5 m/s2 |
B.a1=-3.5 m/s2,a2=-3.5 m/s2 |
C.a1=-2.5 m/s2,a2=-3.5 m/s2 |
D.a1=3.5 m/s2,a2=-3.5 m/s2 |
(多选题)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比乙的速度大 |
B.甲比乙的速度小 |
C.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 |
D.由于两个图象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又没有数据,故无法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