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览、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议、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广东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七个一”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不仅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作风,也给以传统饮食为主的中国“老字号”的发展增添了暖意。
材料一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广东考察吃自助餐,到北京包子铺排队就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一年多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党员干部乃至全社会树立了行动示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央领导同志从哪些方面树立了行动示范。
材料二北京有着悠久的餐饮文化发展史,产生了多家知名的餐饮企业“老字号”。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国外洋快餐的进入,“老字号”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在品牌保护与扩张,企业制度与规模等方面也存在着劣势。如何重振“老字号”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某学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老字号”餐饮企业成长机制设计(如下图)。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思考,要重振“老字号”,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能够对企业提供哪些支持?
材料三“老字号”和其他餐饮形态一样,都是社会性的、受价值规律约束的经济实体。“老字号”如果一味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它的无形资产就会慢慢贬值,甚至被社会无情淘汰。
(3)运用《经济学常识》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某班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云南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他们找到2013年相关数据并绘制出以下图表:

(1)概括图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据此,甲组同学认为应该大力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在这一问题上,他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A: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从市场中寻求出路,将资源推入市场,实现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
观点B: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资源,开发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政府应该出台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科学规划、审慎管理。
(2)请从以上两种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
乙组同学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他们以哈尼梯田为例开展探究,在探究中发现:
哈尼梯田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具有丰富的价值。它是哈尼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哈尼族关于人居环境选择、生态保护、社会结构等方面独特的经验。它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它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和睦相处的见证。
(3)结合乙组探究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丙组同学通过探究达成以下共识:
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保护。要根据各地发展条件,量力而行,区别对待,尤其是那些适合市场的文化遗产更应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开发和保护的各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
(4)请你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认识。
丁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某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请你从文化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角度,说说雷锋的成长足迹和雷锋精神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时尚风又悄然兴起: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有同学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也可以生意兴隆”。
(2)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请你从文化与经济关系进行论证。
(3)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学校拟在校园内宣传雷锋精神,请你以雷锋精神为题,设计两幅标语。

材料一韩国说唱歌手朴载相登上中国某互联网音乐排行榜榜首,他风靡全球的歌曲《江南Style》正在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有着五千年悠悠文明史的国家受到追捧,在歌迷中流行起来。有人认为:这首混合了电子舞曲节奏的流行音乐曲调令人一听难忘,让人感到亲切,比国内呆板、严肃的音乐作品要好的多,也有人认为:该歌手的艺名Psy源于Psycho即神经病的缩写,颇为不雅,“骑马”舞亦是商业化传媒狂轰滥炸而催生的一种流行,尽管风格诡异却无文化内涵,无聊搞笑、哗众取宠,令人生厌。
尽管众说纷纭,但江南大叔存折上的‘0’在与日俱增,而且《江南Style》的流行,带动了韩国广告、音乐、出版、动漫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北京工作的《纽约人》周刊撰稿人埃文·奥斯诺斯在该杂志的博客上写道:“在中国,‘江南现象’带来了一种特别的不悦。”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这种“特别的不悦”?
材料二《江南Style》这首单曲率先在美国蹿红,接着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到欧洲和拉美。这段视频,令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忍俊不禁。虽然歌曲几乎没有英文字,但西方听众依然感到亲切。
(2)请用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知识解释‘西方观众感到亲切’的原因
材料三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诵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不断遭到“雾霾”侵袭,“PM2.5”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我校同学以“应对雾霾 保护生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认识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看法。
解决问题
材料二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中国政府表示,将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明确目标与宗旨,制订切实的可行的计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实现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还要认识到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另外,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破解环境难题,治理空气污染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如何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有所作为。
材料三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专家指出,治理雾在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要加强科技引领,做到标准先行,逐步压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的调整。
(3)结合材料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认识和治理雾霾。(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