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11月14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晓春,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四年级开始就这样了,班里有近40名学生,用拉杆书包的占了大约1/3.不光是书包不轻,做作业压力更重。“连每天一小时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了。”
材料二

(1)材料中晓春和她同学的遭遇,你遇到过吗?面对如此“重负”,你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2)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这种观点对吗?
(3)你认为“减负”减的是什么?在“减负”方面,学生自身应该怎么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升入初中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我们应怎样建设这个新集体?

转眼间,已到金秋。回想起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点点滴滴都还记忆犹新:
上初一了,第一个感觉是新鲜……
上初一了,第二个感觉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觉便是紧张……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
而今,我们已经顺利适应了初中生活,这是我们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让我们把这段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生活记录下来,珍藏在我们永久的记忆里。
请围绕中学与小学的不同和你是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来写一篇成长记录。

和明扬、朱俊瑞是小学同学,来到三中以后,他们又很幸运的分到了一个班。在新的学校里,和明扬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总是担心,“他会接纳我吗?”“这个人好相处吗?”,不敢与他们交往。于是,他只能选择与朱俊瑞交往。可当他看到朱俊瑞与其他新同学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他总觉得朱俊瑞没有以前对他好了。渐渐的,他与朱俊瑞也疏远了。
面对这样的孤独,他只能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在帖子里面。直到有一天,朱俊瑞看到了他的帖子,朱俊瑞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好朋友正面临着困惑,还误解了自己。于是,朱俊瑞准备针对和明扬的帖子给他回帖,告诉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利于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并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顺利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你是朱俊瑞,你会怎样写这个帖子?

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看见,老奶奶很害怕。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很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
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
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为什么?

望着病床上的婴幼儿,年轻的父母忧心如焚,恨不得以自己的病痛换取孩子的健康。面对“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生产企业的员工追悔莫及,低下了羞愧的头。富有责任感的奶产品企业高管人员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向社会发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承诺:哪怕自己的企业关门停产,也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干干净净的市场环境。
(1)请列举两例你身边存在的不诚信的现象或行为。
(2)请你结合本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诚信做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