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 m。完成问题。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 B.四层东部 |
C.五层西部 | D.七层东部 |
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
B.广东省进入雨季 |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
D.云南省昼短夜长 |
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类型 | B.地形 |
C.城市布局 | D.河流 |
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 )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
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
下图为我国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有关甲、乙、丙三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
C.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
D.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
就乙省区而言,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随地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推断40~90千米处地形应为
A.山脉 | B.峡谷 | C.盆地 | D.丘陵 |
据图示信息推测,0~40千米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热带荒漠 | D.落叶阔叶林 |
区域农业生产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
A.干旱 | B.洪涝 |
C.水土流失 | D.低温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