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2007年12月13日20时气温实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市的风向特点应该是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大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
(3)治理此效应的理想措施是________。
(4)考虑到城市的这一效应及产生的空气运动特点,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________的距离,把________和________布局在这一距离之外,以避免污染物回流和相互污染。
结合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甲)和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流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供应北京81%的水和天津93%的水。该省的水库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西部地区。
(1)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河北是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其钢铁、电力、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等重工业规模庞大。
(2)分析河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流程的主要效益。
有近30万“北漂”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院所和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了留住人才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
(4)简述“创业燕郊”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作用。
读1949年(左图)和1985年(右图)洞庭湖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49年到l985年洞庭湖的面积明显缩小了,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破坏洞庭湖这一湿地除了加剧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消极影响?
(3)洞庭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0分)读“环渤海经济圈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优势条件。
(2)目前图示沿海地区正大力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3)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试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处。
(2)在地貌上,甲地是(山岭或谷地),导致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差异的主要地质作用的是。(内力或外力作用)
(3)若该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资源,如要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甲或乙)处。
(4)图中A所示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环节,此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不断补给和更新。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图是节气的地球光照图。
(2)B、C两点中,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
(3)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昼长是_______小时。
(4)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A.衡阳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北京和广州的昼长相等
C.湘江正值枯水季节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