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沿20°E经线所作剖面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代码处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
E______。
(2)从A到Y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G山名称是______山,其从下而上的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北坡雪线比南坡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在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市用地面积最大的是,地租最高的是
(2)③功能区的分布特点主要有,它对湖泊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3)该城市绿地分布面积广,对城市小气候的主要影响有
(4)你认为该城市最有可能盛行风。

图为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处地质构造是   
(2)B处岩石按成因属于    岩。
(3)C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如果③地区植被遭破坏,C地区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会增大。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填“长江流域”或“东北地区”)。
(5)①、②两地较易形成城市的是,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历时13天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落幕。通过多方较量,最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图中弧BAC表示会议落幕时的一段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坎昆所处的温度带为,当地盛行风。
(2)图中表示晨线的是(填“AB”或“A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时。
(3)大会期间,坎昆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全球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在(填“变大”或“变小”)。
(4)甲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乙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的作用,丙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公约》和《议定书》主要是为了应对怎样的环境问题?。其中,气候专家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请你从生活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洋流的名称是____,B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风带) ,D洋流按冷暖性质属于____流。
(2)图中E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透射率高,生物光合作用较强
B.寒暖流交汇,有利于暖水类鱼与冷水类鱼共同生长
C.沿海大陆架风浪小,适于海洋生物的生存
D.受离岸风产生的上升流的影响

(3)某油轮在海上运输原油时不幸触礁,大量原油泄漏,并随着洋流大面积扩散。有人说这也是件好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简述你的理由。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波;图中分界面B是____界面。
(2)当地震波从地表到地球内部经过界面A时,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是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