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不物喜                       ②天下之忧而忧               
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吾妻之美.我者
B.朝.服衣冠 / 皆朝.于齐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皆以.美于徐公 / 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妾、客对邹忌所说的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但在语气和感情上各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泪”,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秦王然怒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③秦王色 ()④长跪而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4分)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一见能诵/饮少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B.卷无几日/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C.读《齐史》/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D.心善其/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论语》)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故虽有强记

A.乃记而去(《小石潭记》) B.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出师表》)
C.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D.何陋有(《陋室铭》)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二物”指什么?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日:“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愿借杀之()(3)吾固不杀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用原文回答。


“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 ,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2)疑质理()
(3)诞惜不()(4)皆象之 ()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 的特点。&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