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判断甲溶液在A点时处于  15       状态。
②t2℃时,溶解6g甲物质,至少需要 16    g水。
③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17   
Ⅰ.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Ⅱ.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Ⅲ.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Ⅳ.溶剂的质量:甲=乙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向水中加入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但硫酸并未参加反应。
(1)20℃时,小明量取40ml质量分数为34%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5g/ml),求其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将“(1)”中量取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6%的稀硫酸,求应加入水的质量。
(3)取上述稀释所得的6%的稀硫酸90g来做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氢气质量为2g,求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分)
(1)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中的“钙”、“镁”指的是__________ (填“元素”、“分子”、“原子”或“单质”)。
(2)下列做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填番号)
A.吸附沉淀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E.投药消毒F.煮沸
(3)已调平的天平左右两边分别放有两个相同质量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向两边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天平的偏向是__________。(填番号)
A.偏左B.偏右C.仍然平衡D.不能确定

(4分)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M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某温度下的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条即可),
(3)现有t1℃时A、B、C的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将它们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试管中分别装有t3℃的100g和200g的相同浓度的A的不饱和溶液,将两份溶液分别都恒温蒸发20g水,都析出了晶体。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___乙(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分)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元素符号为Sr。

(1)请写出图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
(2)你认为它可能与元素周期表中11-18号元素中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3)请写出金属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黑白混合固体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