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9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将该密闭容器体积扩大1倍,则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值是 。若
此时给反应体系升温,(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平衡常数将 _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下图)。
试填空:
(1)X的分子式为;该分子中最多共面的碳原子数为。
(2)Y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填“是”或“否”)。
(3)Z能发生反应。(填序号)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加成反应
(4)1mol Z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H2 mol。
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生成B,B分子的结构可视为1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甲基和另外2个结构相同的基团。且B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不同的峰。
(1)A的分子式是。
(2)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且生成水的量也相等的是(填序号)。
A.C5H12O3B.C4H10C.C6H10O4 D.C5H10O
(3)①B的结构简式是。
②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酯化反应D.还原反应
(4)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中一种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该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已知某烃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76%,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为2.59g/L。则:
(1)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3)若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
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下图的装置:(以下均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1)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的现象。
(3)若2 min后测得铁片和铜片之间的质量差为1.2g,计算导线中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1。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成生成物,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
B.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
C.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都为Fe—2e一= Fe2+ |
D.CaCO3(s) =" CaO(s)" + CO2(g) ΔH=" +" 178.5 KJ·mol-1的意义是表示1mol CaCO3完全分解生成1mol CaO和1mol CO2气体要放出178.5 KJ的热量 |
(2)101 kPa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a=1127;②b=1219
则:1molN2和3molH2参与反应生成2molNH3(填“吸收”或“放出”)热量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