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
近代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创伤,有人咏叹一场战争时说:“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这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法国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B.实行代议制民主 |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