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IV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
D.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有关 |
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 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
C.树突状细胞与效应B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
D.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
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