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几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①→④方向所示的育种途径,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所以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
(2)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_。
(3)③、⑦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⑤→⑥方向所示的途径育种方式可以提高__________,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4)分析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4号;
第三步:在1、2、3号小烧杯中各放株处理过的小麦幼苗,4号烧杯作为。
第四步:1号小烧杯置于;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
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
(6)回答问题:
① 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
② 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的做法是。
为更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某生态示范区在向阳山坡上种植了一大片野生葡萄,请回答:
⑴该野生葡萄种植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呈增长模型。
⑵利用野生葡萄制作果酒,要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需对野生型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可以用接种方法。
⑶下图是该生态示范区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②保持原有植被的同时,部分区域引种野生葡萄,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⑷“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次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他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①“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有性生殖 | B.组织培养 | C.克隆技术 | D.基因工程 |
②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
③ “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
④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 是某家族患甲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和乙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3表示图2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乙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呈现图1中发病趋势的原因是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 遗传病进行调查。
(4)已知图2中Ⅱ-6不带致病基因,且Ⅲ-11和Ⅲ-12夫妇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Ⅲ-11和Ⅲ-12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若Ⅳ-13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人群中100个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则生出患甲病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Ⅱ-10个体所患的病属于图1中的。
(5)图3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 ,图3所示细胞的 图可能在图2的Ⅰ-3体内存在。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下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 溶酶体是由(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
(2) 溶酶体是细胞的,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
上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 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很相似,在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填字母),①是轴突末梢突触小体中的泡状结构,称为___________,内含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在突触的结构中, ②称为_____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④称为_______________
(2)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的形式传导的。在A、B、C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用字母和“→”表示)。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___________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