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 2A(g) + B(g)
2C(g);△H > 0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
| A.低温、低压 | B.低温、高压 | C.高温、高压 | D.高温、低压 |
己知酸性:
,现要将
转变为
,可行的方法是
| 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 |
B.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
| C.加热该物质溶液,再通入足量SO2 |
D.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
|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 | D.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C3H6O3 |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 A.①②③⑤⑥ |
| B.②③④⑤⑥ |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 D.②③④⑤⑥⑦ |
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数最多为
| A.4 | B.5 | C.6 | D.7 |
金刚烷的结构如图,它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请根据中学学过的异构现象判断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亚甲基(—CH2—)中氢原子所形成的二氯取代物的种类
| A.4种 | B.3种 | C.2种 | D.6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