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Δ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
B.图Ⅱ是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
C.图Ⅲ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
D.图Ⅲ一定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
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 (g)===4NO(g)+CO2 (g)+2H2 O(g)ΔH1=-574 kJ·mol-1
②CH4 (g)+4NO(g)===2N2 (g)+CO2 (g)+2H2 O(g) ΔH2=-1160 kJ·mol-1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CH4 (g)+2NO2 (g)===N2 (g)+CO2 (g)+2H2 O(g)ΔH=-867 kJ·mol-1 |
B.CH4 (g)+4NO2 (g)===4NO(g)+CO2 (g)+2H2O(l) ΔH3<ΔH1 |
C.若用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为173.4 kJ |
D.若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8mol |
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在空气中与其它物质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
B.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 |
C.丁的浓溶液与Q的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可生成体积比为1:2的两种气体 |
D.甲、乙、丙、丁受热均易分解 |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鸡蛋壳:2H++ CO32-![]() |
B.铝片加入烧碱溶液:2A1+ 2OH—+ 2H2O![]() |
C.铁与盐酸反应:2Fe+ 6H+![]() |
D.铜片投入FeCl3溶液中:Cu+ Fe3+![]() |
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Al3+ |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并产生气泡 |
C.若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少 |
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d、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b能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单质;(3)a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4)a、e在冷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是
A.Fe、Cu、Ag、Al、Mg | B.Mg、Cu、Al、Ag、Fe |
C.Al、Cu、Ag、Mg、Fe | D.Mg、Ag、Cu、Al、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