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下列对这首诗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
B.“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揭示出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做主的现实。
C.“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显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
D.“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总结了中国的历史,预示了中国的未来,全诗蕴藏着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
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
C.最后两句,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
D.这首诗对孕育着革命的旧中国运用借喻的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磅礴气势。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誉为千古佳句,妙在何处?
第三、四句是如何体现作者对朋友深情的?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阅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请描绘并评述。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古代诗歌鉴赏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桃花流水窅然去”是写景,而“别有天地非人间”则集中体现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请你对这两句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述。
本诗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杰作,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