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 温度/℃ |
25 |
80 |
230 |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25°C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80°C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
D.80°C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 | B.肯定只有NO![]() |
| C.可能有Cl2和O2 | D.肯定没有Cl2、NO2,可能有O2 |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 |
| C.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 | D.X的原子半径比Y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9个横行,分为9个周期 |
| B.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
| 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 |
| 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为18个族 |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
|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
| A.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 B.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 |
| C.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 D.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