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强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于是他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进行了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氯化钙
猜想二:除氯化钙外,还有HCl
猜想三:除氯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分析与思考】
(1)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质的成分,小强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               ,则猜想二成立;若              ,则猜想一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x N a 2 C O 3 y H 2 O 2 ).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 M n O 2 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 p H 7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 N a 2 C O 3 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 x N a 2 C O 3 y H 2 O 2 )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
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 13 . 0 % 是一等品, 13 . 0 活性氧含量 10 . 5 % 是合格品.
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

(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 N 2 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 A 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 N 2 .实验前先缓慢通入 N 2 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4)装置 B 的作用(填字母代号)。

A.

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

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5)若没有装置 E ,会导致 x : y 的值(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 C 装置中铜网增重 1 . 2 g ,D装置增重 2 . 2 g .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 . 1 % );属于(填"一等品"或"合格品"); x : y =

N a 2 S O 4 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 N a 2 S O 4 样品中含有少量 C a C l 2 M g C l 2 ,实验室提纯 N a 2 S O 4 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添加的 N a O H 溶液和 N a 2 C O 3 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溶液M中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和杂质 N a C l ,观察图2中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以下,因为 N a 2 S O 4 溶解度

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 % .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N a C l ,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图:

①加入过量 N a 2 C O 3 溶液目的是除去 C a C l 2 ,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

②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③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 N a O H ,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N a O H +□ H 2 O = 通电 +□+□ C l 2

(3)刘廷在实验室找到一瓶长期放置的 N a O H 溶液,欲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 N a O H C O 2 分两步反应: 2 N a O H + C O 2 N a 2 C O 3 + H 2 O ; N a 2 C O 3 + C O 2 + H 2 O 2 N a H C O 3

Ⅱ. N a O H N a H C O 3 反应方程式为: N a O H + N a H C O 3 N a 2 C O 3 + H 2 O

Ⅲ.物质的溶解性:


C O 3 2 -
H C O 3 -
O H
B a 2 +
不溶


溶液的酸碱性: B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刘廷根据资料中的Ⅰ、Ⅱ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
猜想1:只有 N a O H
猜想2:

猜想3:只有 N a 2 C O 3

猜想4:

猜想5:只有 N a H C O 3

【实验验证】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1
取该 N a O H 溶液,加入过量 B a C l 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猜想1、5不成立,(填数字)
步骤2
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 无气泡产生
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
步骤3
另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未变红
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填数字)

探究:
木呷惹、阿依莫两同学对教室墙壁脱落的一块白色固体产生兴趣,他们将白色固体带到了化学实验室.经查阅资料得知:白色固体是石灰浆与空气中的物质作用的产物,他们猜测可能的成分为:
猜测一:氢氧化钙

猜测二:碳酸钙

猜测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于是他们将白色固体捣碎研成粉末,放入烧杯,加水,不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 A B C 三支试管,残渣备用.
他们在 A 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猜测二不成立.他们又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 B 试管,结果变浑浊,由此证明,猜测三成立.
(1)写出残渣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 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他们将浓碳酸钠溶液加到 C 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此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若要将沉淀与溶液分离,其操作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