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
   
(1)找出图中的错误(至少两种)                                         
(2)操作步骤:①计算: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水            克。
②称量:用      称量,氯化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50 mL、100 mL);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3)反思: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条)。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摩尔质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产生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只含有________.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__,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时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装置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的反应起始和结束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锈蚀的过程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现仅提供: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在下图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琴同学设计了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实验时,她为了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________溶液时,可验证Fe、________________、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铝、铜、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中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
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