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问题。
2005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单位:万人)
全国总人口 |
130 756 |
100.0 |
|
地 区 |
城镇 |
56 212 |
43.0 |
乡村 |
74 544 |
57.0 |
|
性 别 |
男性 |
67 375 |
51.5 |
女性 |
63 381 |
48.5 |
|
年 龄 |
0~14岁 |
26 543 |
20.3 |
15~64岁 |
94 144 |
72.0 |
|
65岁及以上 |
10 068 |
7.7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城市化速度快 |
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
如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 B.交通通达度高 |
C.都近工业区 | D.位于住宅区内 |
读美国农业带略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可能形成谷物生产和饲养牲畜相结合的农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区域的商品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
A.地广人稀 | B.交通便利 | C.工业发达 | D.科技先进 |
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水平:乙>甲>丙 |
B.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
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 |
D.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回答问题。A、B、C分别代表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可能是
A.距离市中心近 | B.交通干线经过 |
C.地形平缓 | D.人口稠密 |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A.气候因素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