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
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
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 B.道家学派 | C.法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 |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
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
A.牛耕 | B.蒸汽![]() |
C.内燃机 | D.互联网 |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
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最早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 |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