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和豆浆”作为中式快餐的金字招牌,在中国大陆异常红火。它的创始人以“发扬中华传统美食”为己任,顺应现代人对早餐健康、清淡、可口、新鲜的要求,将中华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探索出中式小吃新的经营模式。这样,人们告别了街头巷尾买豆浆油条的不便,在舒适的餐厅里品尝早餐,实现了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
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永和豆浆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中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成果有何启发?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某班同学通过电视、网络、报纸获得了大量信息,现摘录两则如下:
信息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伟大的开拓精神,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60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矢志有为,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以坚定的足迹,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信息二: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7月5日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国家依法处理“7.5”事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各国政府对此表态都非常谨慎,但土耳其政府的反应却较为激烈,对“疆独”进行明目张胆的支持,这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强烈愤慨。占总调查人数的96.3%的网民认为,土耳其是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还有另外96.0%的网民对土耳其政府的做法感到气愤。
(1)从信息一中,请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信息二蕴含的道理。
材料一:
表一:我国主要资源储量情况表
我国一些主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
|||
石油 |
天然气 |
水 |
耕地 |
8.3% |
4.1% |
25% |
40% |
注: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表二:我国资源消费情况表
材料二:
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碳基能源,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56.6%,从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占比来看,能源供应、工业、交通行业是主要的排放行业,占了总排放近60%。著名的麦肯锡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曲线表明,到2030年,如果全球减排二氧化碳的总量达到270亿吨,其中70%将来自于技术手段,在技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2005年的能效比为36%,比世界先进水平低8个百分点,相当于欧盟上世纪90年代和日本1975年的水平。
材料三 2009年11月25日晚,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数小时后,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共同行动彰显:在人类步入低碳时代的大门即将敞开之际,两个大国也在暗中争夺未来低碳经济的主导权。而我国若实现上述减排目标,GDP损失将超5000亿元。早期为达到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头三年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小火电,造成数十万人的失业。
材料四: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节能形势紧迫逼人。记者从5月19日召开的省节能工作推进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10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4.7%以上,实现全社会节能532万吨标准煤,确保到今年底单位GDP能耗降至0.97吨标准煤,如期实现国务院批复的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
(1)如何看待材料一中表一、表二反映的经济现象?
(2)材料二反映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如何走“低碳经济”之路?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树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理念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我省企业如何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
材料一:A地区地处山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人均土地仅一亩多。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地方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一举摆脱了靠国家救济的贫穷面貌。但是由于土地生产规模太小,近10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当地农民流向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务工,使劳务收入人均增加700多元,有的还在城里安家落户。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弃耕、抛荒现象也很严重,一些乡村干部强迫农民将土地低价转让给客商经营,农民意见很大。
材料二:为解决生产规模小、土地弃耕问题,当地政府通过信访、实地调查研究等途径问计于民。众多的农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数千条有关土地利用、增收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参考。该地区政府最后作出了“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定。同时,强调“土地流转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1)对本地政府允许土地流转的决定,个别农民表示不解,认为搞土地流转就是要在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制,没有实际意义。假如你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解答这些农民的疑问。
(2)该地农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的?结合材料二,说明农民的民主参与对政府决策的作用。
表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指标年份 |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率(%) |
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率(%) |
城乡居民年收 入差距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2007 |
12.2 |
9.5 |
9646 |
3.33: 1 |
2008 |
8.4 |
8.0 |
11020 |
3.38: l |
表二:我国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
2008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 |
||||
2007年 |
2008年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13.0 |
9.0 |
10.6 |
10.1 |
9.0 |
6.8 |
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萎缩,去年第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回落较多。
材料三:2009年9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
舍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立足点,积极调整内外需结构扣投资消费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努力实现速度与络枸j质量、效益相统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1)表一 、表二(含注)、分别反映了什幺经济现象?(5分)
(2)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强调“扩大内需、调整结构、
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原因。(10分)
2009年,我国汽车消费火爆,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新型动力汽车将成为人们的“新宠”。
材料一:
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非常突出,发展汽车工业,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一个国家才能成为大国强国。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而逐步展开的,“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建成了两大汽车工业基地,写出它们的名称。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概括回答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列举三项当时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材料二: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右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中国汽车工业不仅已成为国际上汽车资本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汽车市场。
材料三:
2009年12月6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前一天,长安首款纯电动汽车在长安汽车渝北汽车制造厂试生产下线,宣告长安汽车在纯电动研发领域也取得成功突破。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未来几年,长安将按照‘长安新能源发展战略’,坚持节能环保,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推进混合动力、Plug-in、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研发,让消费者畅享绿色品质汽车生活。”
阅读材料二、三,回答(3)~(5)题。
(3)描述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共同区位条件。
(4)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爆,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简述我国汽车消费迅猛增长所带来的问题?
(5)为什么说电动汽车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材料四: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1月14日由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扩大内需,坚持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升级。
(6)试分别说明坚持扩大内需,坚持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的哲学依据。
(7)对于坚持产业升级,规划指出:“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汽车生产企业既要增强制造实力,又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和产品售后服务,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试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和产品售后服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