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每空2分)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578 |
1 817 |
2 745 |
11 578 |
B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A通常显____价,A的电负性__ __B的电负性(填“>”、“<”或“=”)。
(2)已知:波长为300 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共价键 |
C—C |
C—N |
C—S |
键能/kJ·mol-1 |
347 |
305 |
259 |
(3)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10分)已知铜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3)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若反应中转移了0.6 mol电子,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10分)
(1)0.5molCH4的质量是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含有约个氢原子。
(2)将标准状况下22.4 L的HCl溶于水配成200 m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300 mL 0.5 mol·L-1氯化钠溶液,需要1.5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mL。
(14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进水的方向是从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Y和Z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W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共产生9 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Ⅱ.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1)工业上生产Y氢化物的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和较高的温度;若每生成a mol乙时放出b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人到硅酸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
(3)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 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Li3N晶体中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硅元素为+4价,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种。
(4)甲醇(CH3OH)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H2C=O)分子内的O-C-H键角。
(5)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__。
(6)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表:
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硅烷在种类和数量少于烷烃的原因是:。
(7)1 mol [Zn(NH3)4]Cl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