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
皮书指出: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
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
边和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
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
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
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10日至11日,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市召开。两岸有关方面围绕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探讨。会议认为,面对今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两岸应把握重要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全面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加强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共同提升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和同胞感情,维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材料二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回顾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秉持先易后难,务实推进的理念,秉持诚心与善意,国共两党和两岸各界有识之士通过不懈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横亘两岸间数十年的棘手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两岸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惠及两岸同胞,必将促使人们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宽广的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两岸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其蕴涵的哲学道理。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与合作的政治意义。
材料: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桂、滇、黔、川、渝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温家宝总理亲临云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云南旱灾地区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互助互补,抗旱救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级政府是如何搞好抗旱救灾工作的?
(2)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分析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抗旱救灾工作的各项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部某地区城乡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注:在过去的十多年,该地区年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2009年我国在32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将使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
材料三: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何哲学意义?
(3)结合材料三,用政治常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下表为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注:恩格尔系数高于60%是绝对贫困;60%-50%是温饱;50%-40%是小康;40%-20%是富裕。
(1)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生产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邓小平说:“我们国家也是多党,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