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b)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
示.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10.5×103

8.9×103

7.9×103

2.7×103

 
问:(1)金属块的质量m=            g.
(2)金属块的体积V=            cm3.图乙中金属块块所受浮力F=    N.(水密度ρ=1×103kg/m3,g =10N/kg)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            g/cm3
(4)由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②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点。此成像原理可用在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2)下表是小林同学探究某种晶体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他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林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①错误的数据是℃。
②该物质凝固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⑴此实验加热过程是通过方式来增大烧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⑵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⑶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没有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⑷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⑴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移动。
⑵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30
15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
⑶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⑷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⑴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下图中电压表的示数是V。
⑵图中量筒里水的体积是mL。

⑶用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①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了的探究方法。
②通过对比观察,(选填“甲”、“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①比较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