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小敏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实心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入水中会漂在水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敏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 |
B.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b |
C.用细线栓一个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c |
D.剪断细线,让铁块单独静止于水中如图d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示数为Vd |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g ,塑料球体积V=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kg/m3
(2)本实验如果没有天平,但是有弹簧测力计,那么应该修改步骤,请写出你的操作方法。
(3)根据你修改的实验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甲是实验电路图。
(1)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所示,原因是。
(2)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小明用三块电流表分别测出A、B、C处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如丁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线。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8分)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更强。
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实验结论:
(1)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4分)从图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不吸收”),温度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