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上,小明班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关系”,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把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2)小明首先选用了阻值为 的电阻,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
(3)在表格中记录下 电阻中的电流,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用 的电阻,多次重复前面的实验,并把相应的数据记录下来。
(4)同学们陆续完成了实验,分析数据他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其中小明、小刚、小民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电压 |
|||
电阻 |
5 |
10 |
20 |
电流 |
0.21 |
0.10 |
表二
电压 |
|||
电阻 |
10 |
20 |
30 |
电流 |
0.30 |
0.14 |
0.11 |
表三
电压 |
|||
电阻 |
5 |
15 |
30 |
电流 |
0.60 |
0.20 |
0.10 |
通过交流分享,小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若电阻保持不变,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重新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外,小明还可以 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看到A的像属于现象,看到B蜡烛属于现象。
(2)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关系。
(3)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
(4)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实验时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着小红就在记录的白纸上进行相关处理,请问这样有什么不妥?
,
你认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学校每年12月份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为爸爸、妈妈剪指甲,小明在家给妈妈剪指甲时想到了一个问题:人的指甲是从哪一部位长长的呢?小明作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指甲可能是从前端长长的。
猜想二:指甲可能是从根部长长的。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小明犯难了,忽然小明看到了妈妈指甲上图的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能保留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下子有了主意。请你替小明完成设计方案.
(1)你的方法(可结合图加以说明):
。
(2)如果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一正确,如果如果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正确。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甲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
材料 |
原长/m |
温度升高/℃ |
伸长量/mm |
1 |
铜 |
1 |
10 |
0.19 |
2 |
铜 |
2 |
10 |
0.38 |
3 |
铜 |
1 |
30 |
0.57 |
4 |
铝 |
1 |
30 |
0.69 |
5 |
铝 |
2 |
10 |
0.46 |
6 |
2 |
![]() ![]() ![]() |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和.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继续验证(2)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⑷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右图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乙甲 | B.丙甲 | C.乙丁 | D.丙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