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步骤

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图  做的实验。

③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 η =   

装置图

表格

实验序号

钩码重量 G / N

钩码上升高度 h / m

绳端拉力 F / N

绳端移动距离 s / m

机械效率 η

1

4

0.1

1.8

0.3

74 %

2

8

0.1

3.1

0.3

86 %

3

8

0.1

2.5

0.4

结论

通过比较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问题讨论

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所示,V=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0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1)如图所示,铁块长为_____cm。

(2)小玲家上月末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是,本月末抄表时的示数如图所示,若电价为0.5元/kw·h,她家本月应交电费_____元。从表盘上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西岭雪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太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太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小王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为m=kg。

(3)接着他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到达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