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为
A.显性基因 | B.隐性基因 | C.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 D.X染色体隐性基因 |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本质是相同的 |
B.1个精原细胞能产生4个精子,是精子远远多于卵细胞的主要原因 |
C.精卵在形成过程中的区别,能体现两性生殖细胞的分工合作 |
D.精子的特殊形状和卵细胞的富含营养都是有利于成功繁殖的特点 |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 | 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
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 | 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
图4为某家系C的系谱图,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D.表现型有8种,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
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