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取培养皿二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均匀置于二个培养皿内。
③设置对照试验:(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
甲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乙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
A.水淹没种子 |
B.放在适温下 |
C.不加水 |
D.放在冰箱里 |
E.加适量水
④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
(4)试验现象:甲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乙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⑴任选两种水果A和水果B。将水果切碎放到研钵中挤出汁液或用榨汁机榨出汁液。
⑵.将这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⑶.取2支洁净、干燥的试管,分别注入________的高锰酸钾溶液约2毫升。
⑷. 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吸取水果A汁液,逐滴地滴入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当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后记录下汁液的滴数。
⑸.参照上面的方法,用上述滴管测试水果B汁液,记录下汁液的滴数并与水果A汁液的滴数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记录结果如下:
水果的名称 |
滴入的汁液的滴数 |
A |
9 |
B |
11 |
请分析回答:
⑴补充实验步骤⑶。
⑵记录结果说明________比________的维生素C含量高。
⑶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使用______滴管滳两种汁液。使用滴管滴第二种汁液前,需要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
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同学用黄豆种子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
处 理 方 法 |
种子萌发情况 |
1 |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2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3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
未萌发 |
4 |
1粒种子,给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1)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2)与2号瓶对比: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与2号瓶对比: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
(3)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填写在上表的空白处 。
(4)请指出在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所存在的一处
主要缺陷是:
(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必须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时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该过程。
①、1号试管所起的作用是与2号试管进行。
②、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发现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中都变为蓝色,这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要发挥作用还需要。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们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作出了结论。
甲组 |
乙组 |
|
假设 |
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 |
|
环境条件 |
光照潮湿 |
阴暗干燥 |
实验材料 |
一块馒头 |
一块面包 |
处理方法 |
将实验材料装入袋中 |
|
实验结果 |
馒头发霉 |
面包不发霉 |
实验结论 |
霉菌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 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个。
(2)请根据“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甲为低温;乙为潮湿。
②实验材料:甲乙两组均为一块。
(3)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材料,乙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