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乡的土,都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永不分离。中国的成语里有“一言九鼎”的说法。请搜集一些关于“鼎”的成语典故,并说说含义。从古到今,中国人为什么一直重视“鼎”?
阅读下列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请回答: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3)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在历史课上,有的同学认为夏、商时期的奴隶制,商时期的奴隶制,不如氏族公社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好;有的同学认为,夏、商时期比大汶口氏族公社时期进步。你怎么看?为什么这么看?
用史实说明周为什么能够灭掉商朝?
下图为西周等级示意图:
看图请回答:
(1)自上而下依次说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2)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3)西周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怎样看待这种分封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⑴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有什么表现?
⑵“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⑶“家天下”与“公天下”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