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隋朝时,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2)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请列举出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
请列举出清朝的疆域四至。
材料1 “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其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两口。他们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施复夫妇赚了许多银子。几年之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金,又买了两三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
(1)小说反映的故事是否与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情况一样?具体说明一下故事中“机户”、“机工”所指的内容。
(2)故事说明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怎样的变化?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我国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