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⑴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
⑵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
⑶“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
⑷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⑸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
亲爱的同学,你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历史,一定收获很多吧。请问:你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历史的?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请你谈一谈。要求:篇幅在100——150字左右,要有文采,有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学习实际相联系,论述条理,逻辑严密。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请你说出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论?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他的哪些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请举出两例)
如图: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请回答:
⑴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其东起我国的。
⑵这条通道是在哪一事件后开通的?该通道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⑶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