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是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1分)
14—19世纪,东方文明的中国在走向封建文明顶峰的同时逐渐固步自封,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文明正从地中海沿岸来到大西洋沿岸,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探究。
材料一: 14—16世纪的世界
(1)学会利用历史地图学习,有助于建立空间概念,直观感受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用图上字母代号完成下列问题。
14、15世纪,手工工场在①(字母)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16世纪,文艺复兴由②(字母)扩展到欧洲其它地区,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6世纪前后,哥伦布通过航线③(字母)发现了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荷兰、英国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产生在地域上呈现的特点是:从④(字母)转移到⑤(字母)
材料二:16—19世纪的三角贸易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完成下面示意图。
通过本题探究,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原始资本积累上的特点是:⑧
材料三:18世纪时,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I
(3)材料三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的“革命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机器的发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哪一形式?19世纪中后期,哪一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传播的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通过本题探究,我们发现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事件是:
专题探究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 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会议讲课稿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时间 |
颁布的法律文件 |
197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年 |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
198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9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材料五: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摘选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主张开放言论、变法图强,他是谁?图二人物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名称是什么?图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什么杂志?
(2)材料二中“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指哪一事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件是由哪一机关颁布的?它的颁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请将材料四表格中处缺失的信息填写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一系列法律文件是在吸取哪一事件教训之后颁布的?
(5)材料五中的“特殊发展模式”是指哪一建设道路?“特殊的民主方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表现为哪一政治制度?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历程的认识。
纵观历史,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统一王朝亦或分裂时期,中华民族都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人类文明。请按历史时序完成文明成就归纳表。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与发展】
材料一: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
材料二:1948年以来,美国对引领大家实现“美国梦”的“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进行了多次评选,下面是几次评选的结果:
(注:表中罗斯福是指富兰克林·罗斯福)
【危机与调整】
材料三: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机遇与挑战】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材料五: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与大英帝国”“艰苦地打了八年”的是什么战争?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是以哪一重要文献向世界“宣布独立”的?
(2)从材料二表中可见,林肯在这几次评选中均名列“最伟大总统”第一位。在林肯领导的战争中,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这场战争与材料一中所提的战争有什么共同作用?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方法?这一方法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把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五中提到二战后美国主导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冷战政策,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个时代总有大国。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美国由殖民地走向超级大国的强国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