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究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 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会议讲课稿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时间 |
颁布的法律文件 |
197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年 |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
198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9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材料五: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摘选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主张开放言论、变法图强,他是谁?图二人物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名称是什么?图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什么杂志?
(2)材料二中“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指哪一事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件是由哪一机关颁布的?它的颁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请将材料四表格中处缺失的信息填写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一系列法律文件是在吸取哪一事件教训之后颁布的?
(5)材料五中的“特殊发展模式”是指哪一建设道路?“特殊的民主方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表现为哪一政治制度?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历程的认识。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材料一
(1)上图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完成:
A.对应图形,写出军事集团的名称
B.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其结果如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爆发标志 |
|
交战双方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
重要转折点 |
|
战争性质 |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
战后格局 |
(2)请将以上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更加多元化特点”指的是什么?
(4)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请列举你认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2分)
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它在崛起的同时,也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一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教参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此后,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
―——摘自凤凰网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1分)它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此次“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现实及近代日本“变革”带来的后果,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有了全世界羡慕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学习中文“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得“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新时期?
(2)请填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简要说说经济特区的设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试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主张的正确性。
阅读漫画《螳臂挡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螳臂挡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妄图阻碍我国哪一问题的解决?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为什么这些人的行为无异于“螳臂挡车”,最终无法得逞?
(3)我们青少年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