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陷入“水城”的窘境。造成内涝
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其次,我国城
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
应的排水系统;再次,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
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
材料二 在解决内涝方面,不少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在枯水期,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在丰水期,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德国推广的“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有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破解我国城市内涝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中,日本和德国治理内涝的经验为我国治理城市内涝提供了哪些辩证法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6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结束。在审议会上,引导讨论的瑞典代表发言说,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使其他成员从中受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针对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报告中,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资源出口的指责,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审议中持有异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中国的稀有金属。中国如果对这些稀有金属的无序开采和出口完全放开不管,既不利于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维护世界资源市场秩序。同时世界贸易规则主要是反对限制进口、封闭市场的行为,并没有规定不能采取限制本国产品出口的措施。
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对稀土等资源出口进行限制管理的正确性。(12分)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提几条建议。(1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并进行赋分平均操作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距的诉求非常强烈。(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请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节节上涨特别是大蒜、绿豆、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豆你玩”“蒜你狠”甚至成了社会流行语。2010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而媒体和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借所谓养生专家之口炒作绿豆神奇的养生效果,也被认为是造成短时期绿豆消费剧增的重要原因。
(1)结合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4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面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政府应如何作为。(10分)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是《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1)《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什么特点?(4分
(2)《规划》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实现“民富”的目标,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民富”的目标?
(3)我国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富”为实现“民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富是国富的具体体现,可以促进国富。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国富”,国家收入积累过多过快,就会影响到居民收入增速和比重,进而影响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国家的生产以及财富的积累。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 “国富”与“民富”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