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商鞅变法内容回答:
(1)试用一句话来分析每一项内容的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2)依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说一说商鞅变法给地处西北之地的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3)商鞅自己最后因变法而惨遭杀害,有人说,商鞅被杀,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请说出你的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准备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1851年在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可能展示哪些先进的产品?(写出两例)
(2)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宝”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核心,这与世界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的理念一致?这一运动的先驱是谁?
[探究二]资料收集
(3)分析下面图片,请判断哪些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 (只填序号)

[探究三]深入研究
(4)“知识改变命运,科技优化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谁的什么发明使人们可以到天空中自由翱翔?
(5)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你为美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有效的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场改革使什么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材料二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一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主要有利于俄国什么经济的发展?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从秦汉时期起,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风云人物网
(1)“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他是怎样“设计”这一制度的?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汉皇帝”指的是汉朝哪位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在旅游中学习历史的活动,请你来参与。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方案一 】领略圣贤思想
材料一

图一曲阜孔庙大成殿
(1)曲阜孔庙最初由孔子故居改设,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请你按下面的提示向同学们介绍孔子
孔子是大思想家——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2)孟子赞誉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说“孔子之谓集大成”后世君主皆以“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命名孔子尊号。孔庙主殿称“大成殿”。这说明孔子在我国古代有怎样的地位?
【方案二】探寻伟大工程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代文人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3)请问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材料二中哪一工程?请写出其名称并为这一旅游景点配上相应的解说词。
(4)观察图三,可以对应材料三中余秋雨的什么描述语言?你考察这两个伟大工程可以获得什么认识?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梦想,让我们走进春秋战国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去探索那个时期的“中国梦”。
【改革,铸就霸主梦】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何时?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变法,奠定统一梦】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中“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著名改革的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与“始皇”“并天下”有什么关系。
(4)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以上两个梦想的实现对我们实现今天的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