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 。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 |
得出的结论 |
① |
a |
澄清石灰水 b |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
② |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
|
③ |
打开活塞, c |
A中有气泡产生,C中石灰水 d |
e |
④ |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 f |
g |
(3)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
③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 。
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如下表
基础储量 |
年产量 |
|
石油 |
28.33亿吨 |
1.89亿吨 |
天然气 |
32 124亿立方米 |
851.7亿立方米 |
煤 |
3 261亿吨 |
930.5亿吨 |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石油最多开采的年限?(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
小红同学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是黑色单质,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E与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2)小红同学取用E时,发现装满E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右图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如果用其中的E做与H反应的实验,
(“会”、“不会”)感觉到明显的放热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E与H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3)1.2 g A和2.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填化学式)。
(4)若G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G中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在高温的条件下,A能使气体B转变成具有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F
(1)写出已学过的实验室用B和E组合制备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使用C收集气体的依据是什么?
(3)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4)若采用装置F(气体由a口进入) 收集到一种气体,请问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中伴有发光放热现象
(2)加热某种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后固体质量减少
(3)反应有沉淀生成
请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的原因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