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8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B________ ,C        
(2)若要组装一套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       ___。(填标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___     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                    __。用图9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填“a”或“b”)端导入。

(4) 实验室也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来进行实验室制备甲烷,你推测其反应物是     (填序号)。
A.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    B.Al2O3固体和水    C. CO和H2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a 若现象 I 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填名称)。
b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该样品一定含有离子。
c 若现象 为白色沉淀,现象 为无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若现象 为"无沉淀",现象 为白色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现象 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 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只写一种)。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 N a O H )溶液和碳酸钠( N a 2 C O 3 )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 p H "。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 m l 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②用 p H 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 A B C 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 C 无明显现象, A B 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 A B 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 B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B C 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 A 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 A 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酚酞除外)。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 C a C l 2 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p H 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p H > 7

C a C l 2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 N a C l 中的泥沙和 M g C l 2 C a C l 2 N a 2 S O 4 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 B a C l 2 N a O H N a 2 C O 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 H - C l - S O 4 2 - C O 3 2 -
H +
溶、挥

溶、挥
B a 2 +

不溶
不溶
C a 2 + 微溶

微溶
不溶
M g 2 + 不溶


微溶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4) L i O H N a O H 的化学性质相似。"神舟"飞船内,可用盛有 L i O H 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以降低 C O 2 含量。请计算:用 L i O H 完全吸收176 g C O 2 生成 L i 2 C O 3 H 2 O ,理论上至少需要 L i O H 的质量是多少?

乙炔 C 2 H 2 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 C a C 2 )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 C a O ;

猜想二:;

猜想三: C a O H 2 .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白色固体是 C a ( O H ) 2 .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是(选填图中装置序号).

A B C D E F

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 H C l N a 2 S O 4 N a O H N a 2 C O 3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探究:(已知 N a 2 S O 4 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 p H :取一张 p 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读数为 p H = 2 ,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可能有 N a 2 S O 4
(2)检验 N a 2 S O 4 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污水中有 N a 2 S O 4 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